加快發展數字經濟,是黨的二十大報告的重要著力點。數字經濟的一個重要表現手段,就是數字化在各行各業的普及。而在社會治理的過程中,當前數字化的應用更是助益良多。其中,如何以數字化手段持續推動基層治理,融合法治力量增強治理的質效,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、穩預期、利長遠的保障作用,成為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。
推動數字化賦能基層治理,使更多治理力量通過“數智”融合成為法治力量,離不開對法治的深刻理解與把握。法治建設既要抓末端、治已病,更要抓前端、治未病,我國國情決定了要推動更多法治力量在引導端和疏導端用力,完善預防性法律制度,堅持和發展新時代“楓橋經驗”,創新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。而將其用于基層治理工作,則須充分發揮共建共治共享在基層的作用,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,促進社會和諧穩定。
進一步而言,在基層治理的過程中,如何高效推動法治力量適時引導、有力疏導,更好維護群眾權益、及時化解矛盾,從而妥善解決“急難愁盼”問題,是一道必答題。2019年年初,最高人民法院創造性提出一站式多元解決糾紛的工作模式,整合解紛資源、重塑訴訟格局、服務社會治理。各地積極貫徹落實這一工作部署,提出很多創新舉措。其中,以數字化改革賦能基層“智治”成為一條寶貴經驗。
一些經濟發達地帶如長三角區域,在這方面的探索比較深入。在浙江省,有些地方針對各部門間存在的數字壁壘、處置應對不及時、基層專業司法力量薄弱等問題,以數字化改革為抓手,運用現代化的理念、手段、機制、方法,對治理力量進行系統集成和數字賦能。比如,金華市通過再造與重塑糾紛化解的流程和機制,尤其對訴源治理工作進行全面數字化和高度智能化,有效賦能基層社會治理“如身使臂,如臂使指”,實現一圖總覽治理成效、一網監測治理風險、一站統籌治理力量、一體優化治理效能。
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。幅員遼闊的人居環境、世界第一的人口基數,使我國的社會治理亟需以精準化、精細化、數字化為根,助力經濟社會發展。對此,要進一步推動數字化綜合運用,使多主體參與、多維度互動的系統工程運轉更有效率,引導更多糾紛在訴訟外解決,有效減少訴訟增量。
實踐證明,數字化正不斷成為解決傳統難題的時代變量。推動數智“法治”與基層社會治理有機融合,將全面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水平,優化辦事流程,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上,數字化改革提供了引領性、整體性和撬動性的支撐作用。隨著“數智”法治化深度融入社會治理,并且不斷與各地發展實際與各部門工作實際相結合,全面依法治國必將再添新動能。(鄭睿)